张恪清问道:“那如果扶持的是民营企业呢?”

陈栋邦不解的看着张恪清:“怎么扶持民营企业?给他们资金补贴?他们将来多缴纳的税款,能比我们补贴的多吗?”

资金补贴,也是要考虑收益的。

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,上头都给补贴,一个是可以带动产业发展,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,另外也能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,降低他们的发展压力,目的是让国内的车企能够成长为全球一流的车企,不再弄那些合资,让外商把利润都赚走。

这种补贴,战略意义极大,也确实能增加税收。

可空港实验区那些企业的补贴怎么弄?连个相关的参考都没有,也要重新制定条文,更容易滋生腐败。

给哪个企业补贴,权力可掌握在管委会的一些人手里,这样不合适。

张恪清摇摇头:“陈书记,我说的不是补贴,是投资。”

“我们用这笔钱,去投资一些民营企业,就像是那些风投基金一样,将来可以出售股份获利。”

陈栋邦恍然大悟:“你是想成立一个投资基金?”

陈东邦考虑了一下,其实省市的国资中就有不少企业做类似的投资,比如交投公司,城投公司等,投资相关领域的产业,将来可以拿分红。

国资参投之后,不只是有相应的资金,还会有一些技术或者政策扶持,甚至是直接给一些订单,帮助那些企业发展的更好。

“恪清同志,你是想投资哪些大企业?他们会愿意让我们入股吗?”

发展好的企业,很多并不太愿意让国资插手,他们会选择银行贷款,如果贷款不行,宁可选择其他民营资本入股,甚至是外资入股,愿意选择国资的少之又少。

因为觉得国资入股之后,就会利用行政手段等插手企业经营,这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。

即使被迫选择,也会加入许多限制条件。

张恪清解释道:“陈书记,我想投资的不是那些大企业。其实大企业虽然更加稳妥,但收益也不会太高,我想投资的是一些新兴的,有巨大成长潜力的小企业。”

“大企业我们就算是参投了,也很难插手管理,最多就是一些建议权,想进入决策层太难了。”

“但小企业就不同了,他们的管理本来就比较松散,没有成套的管理体系,我们介入后进入管理层的机会更高,可以给与他们一些方向上的指导。”

对政策方向的把控,这点任何企业都无法与政府相提并论。

“并且新兴产业的投资如果能成功,所获得的收益会远超对那些大企业的债权投资,当然风险也更高。”

“可只要十次成功一次,就一定能赚钱。”

陈栋邦皱起眉头:“目标是至少十倍的收益?这风险确实是太高了。”

“这样一来,我们怎么对投资目标选择进行监管?他们投资失败了,说是市场风向问题,甚至可以暗箱操作,这会极大的滋生腐败。”

赚钱可以,投资有风险他也接受,但腐败的问题陈栋邦无法接受。

要是以后真的出现这类问题,哪怕他不再是郑城市委书记,多少也会被人诟病。

张恪清劝说道:“陈书记,我记得您说过,一些开发区的管委会应该公司化管理,成立国资企业,成长潜力更大,能够更好的为相关的企业服务,也能赚取更多的利润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